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晋城民生

圪坨村的美丽蜕变

2017-11-19 14:51 太行日报

□郭海红 温雷 朱霞艳  距离陵川县西河底镇东南4公里处,有一个名叫圪坨的小村庄,“圪坨”顾名思义就是很小的一块地方。确实村子不大,全村77户、234口人。2016年之前,这里是市级建档立卡贫困村,有贫困人口19户、53人,村里没有一条像样的出村公路,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靠种植玉米、谷子以及外出务工的微薄收入。

而现如今,专业合作社、中药材种植、光伏发电、食用菌种植……一个个产业项目在这个小山沟落地,村民们的腰包也一天天鼓起来。2016年底,圪坨村完成了脱贫任务,退出了贫困村。

圪坨村的改变从2015年开始,第一书记和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到来,给这个在贫困中徘徊的小山村带来了转机:做脱贫方案、争取扶贫资金、引进产业扶贫项目,圪坨村的脱贫攻坚工作有声有色地干起来了。

在西河底镇党委政府牵线搭桥下,圪坨村与西河底镇喜禾金小米专业合作社联合,建立了优质谷子基地300余亩,通过合作社“统一培训、统一供种、统一供肥、统一耕作模式、统一收购、统一销售”的六统一模式,贫困户谷子收购价格较市场价每公斤增加0.8—1元,亩均增收300—500元,全村10户贫困户38口人通过加入喜禾金小米专业合作社实现增收,户均增收1000元。圪坨村人少地多、荒山荒坡多,利用这一资源,村里发展起了中药材种植产业,种植荒山荒坡连翘1000余亩、黄芩500余亩。村里还成立了中药材初加工合作社,吸收本村的药材种植户及贫困户为社员,由合作社统一经营,引导贫困户参与务工,收益给贫困户分红,不仅为本村及周边村解决了药材收购及加工难题,还为中药材种植户增加收入近3000元。

贫困户有了产业,贫困人口有了收入,但圪坨村的扶贫路并没有止步。如何巩固脱贫成果,实现集体经济“破零加零再加零”,增加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成为摆在圪坨村村民和党员干部面前的又一道难题。那段时间,市农委、市发改委、县扶贫办、县财政局成为圪坨村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在驻村干部的帮助下,村里争取到了省扶贫办2015年村级100千瓦地面光伏发电试点项目和50万元的扶持资金。2016年12月15日,光伏发电项目建成投产,年可发电12万度左右,实现上网电价收入10万余元,受益时间达20年以上。“之前村里就是缺钱,缺钱什么事情也干不了,现在有了光伏发电项目,村集体每年都有了收入,细水长流,这些钱能解决村里很多问题。现在我们村的许多公益事业公益项目,都不再向上级伸手要钱了,自己就可以解决。”村会计杨建红激动地说。

利用光伏电站下面的空闲场地,村里投资15万元,建成两栋食用菌种植大棚,面积约700平方米,承包给村里两户有劳动能力的深度贫困户经营,又先后带领他们赴泽州川底、陵川杨寨等地考察学习种植技术,帮他们购买机器设备及原材料。如今,这两户贫困户每年光种植香菇净利润收入2万余元,上缴村集体3000元。

“多亏了党的脱贫攻坚好政策!”圪坨村村民们高兴地表示。两年来,圪坨村焕然一新,村民尤其是贫困人口的收入明显提高,幸福感也不断提升。“接下来,圪坨村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再接再厉,巩固脱贫成果,向着全面小康迈进。”圪坨村第一书记李保民说。

微信分享用图
热门评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