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市县新闻

【改革开放40年·我的大院我的家】三〇厂家属院:一辈子难舍的军工情怀

2018-11-18 16:21 太行日报·晚报版

文/本报记者 陈马利 图/本报记者 高 云

在上世纪“工人老大哥”的时代,地处珏山脚下太行峡谷的三〇厂,曾是无数晋城年轻人梦寐以求的地方。时光荏苒,如今的三〇厂,虽已褪去了昔日的光环,但是对于那些曾奋斗和居住在这里的人来说,依然是一段永远无法抹去的记忆,尤其是特有的军工情怀早已融入了他们的血脉和生活。

今年65岁的杜兴臣就是其中之一。日前,带着记者重返军工大院,杜兴臣感慨万千:“在三〇厂老区的这座大山里,我来来回回走了40多年。这里每一座厂房、每一栋家属楼、每一块砖瓦都装在我心里……”

三〇厂老厂区家属大院
三〇厂老厂区家属大院

1 大院仍在,见证一段火红的岁月

三〇厂全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三〇厂”,当然,它还有一个不为人熟知的名字——“中国人民解放军5716工厂”。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国际形势云谲波诡,出于国家安全考虑,党中央决定将东部一线和中部二线的国防尖端项目搬迁到三线地区。三〇厂就是在此背景下,按照“靠山、分散、隐蔽”的方针,于七十年代在位于太行山南麓的晋城境内建设的一个国防三线工厂。

在“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的时代号召下,一大批风华正茂的工人、知识分子、解放军官兵等,扛起背包,跋山涉水,来到晋城,无怨无悔地开始了披荆斩棘的拓荒之路。当时,年仅23岁的杜兴臣正是从吉林航校毕业后,定向分配到三〇厂,成为厂里的第一批技术工人。

出于安全保密的原因,杜兴臣无法带记者参观厂区,而是来到了他们居住的厂区家属院。穿行于大山深处的三〇厂大院,有种恍若隔世的感觉,一排排的青砖家属楼依然矗立,虽然显得有些黯淡和破旧,但是整洁如初,仿佛述说着那些已经逝去的故事。

抚摸着青砖,杜兴臣回忆道,当年在极端困难的生活环境中,全厂职工经历了现代城里人无法想象的艰苦岁月,他们克服了生产、生活上的种种困难。“真的是毫无怨言,风餐露宿是常有的事,厂区和家属楼的建设中,解放军们爬山钻沟,勘探、施工、修路、安营扎寨,硬是在山沟沟里将所有的基础设施全部建好。”杜兴臣说,1976年,他千里迢迢从吉林老家来到三〇厂后,就亲眼目睹了昔日荒芜的山沟一步步焕然一新。那年,他首先接受了为期三个月的安全教育,随后身为党员的他和几个同事又去了南五县招工,并带领60名工人前往吉林省空军25厂实习半年,而这些工人最终也都成为厂里的技术骨干。当时会战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攻坚的战役此起彼伏,最终三〇厂在1977年11月正式试生产,并于第二年圆满完成800台涡喷6发动机的修理任务,而此后的数十年间,三〇厂也因过硬的军工产品名扬四海。

2 团结互助,工友情邻里情历历在目

对于大院的情感,除了那段激情澎湃的火红岁月,杜兴臣最为怀念的还是“大院”里一起生活和奋斗的工友们。

“起初我住在厂区里的单身宿舍,结婚以后工厂就给分配到了家属楼,一直在这个大院住到2009年退休,前前后后住了有33年。”杜兴臣将记者领到了最后居住的九号楼三单元二楼。这是一个五十多平方米的两居室,没有客厅,他的家中至今还摆放着那时留下的旧家具。然而在这样简陋的环境里,人们却相处得其乐融融。

杜兴臣说,住在大院里的人们,都是三〇厂的工友,与其说是邻居,不如说更像是一个大家庭。虽然工友们来自不同地方,也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但是时间久了,这个大院里的人们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邻居之间经常互相串门,因为筒子楼带来的便利,谁家来了新人,谁家中午吃什么,都不是秘密。特别是过年和办喜事的时候,都可以去蹭顿可口的饭菜,边吃饭边唠家常。现在想来,温馨至极,其乐融融。谁家大人忙,顾不上看孩子了,便会临时放在邻居家。感情在这不知不觉中沉淀,结下了一生都化不开的情谊。

“一九八几年吧,我们这里的一个职工,他爱人正好要临产,当时是晚上凌晨三点多,我们得知后,我和其他四个工友一起将他的爱人从家里面抬到医院,到了医院以后,他爱人大出血。这时我们又有二十多个工友立即赶去医院验血,为他爱人输血。”说起那段时间的工友情邻里情,杜兴臣历历在目。

采访中,杜兴臣在大院里见到了自己的老邻居卫亮海。今年82岁的卫大爷见到杜兴臣也是十分激动。“小杜退休了那么多年,但是每次一见到他,都亲的不得了。”卫大爷回忆起那时大家一起的大院生活也满含热泪。他说,记得当年的粮食还是分配的,职工每个月有百分之三十的细粮,百分之七十的粗粮。“由于我的家属没有工作,细粮不够吃,有一年我过生日,小杜还专门给我买了一袋面送过来。”从老厂区返程时,杜兴臣又遇见了前来这个大院探望岳母的司剑虹。司剑虹也感慨说道:“作为三〇厂的女婿,我也经常听岳父岳母说起这里的大院生活,邻里之间都非常和谐,而且团结互助,那是一种只有在一起生活过一起工作过多年的军工人才会有的真情。”

3 翻天覆地,好生活与改革开放息息相关

改革开放四十年,三〇厂的脉搏始终与太行大地同频共振;四十年间,三〇厂的呼吸一直和祖国发展的脉搏息息相关;四十年间,三〇厂的职工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上世纪八十年代,三〇厂是大家都羡慕的企业。由于工厂的待遇要好过其他行业,那里成为当时年轻人拼命向往并聚集的地方,进入三〇厂,就等于你就有了“铁饭碗”。当时三〇厂一度还是晋东南存款最多的企业。当然,在生产效益蒸蒸日上的同时,三〇厂职工的生活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善。从1996年开始,厂里的职工家属就陆续从远离市区近二十公里的山沟,搬到了市区崭新的三〇厂小区。

“我们是从九六年开始,陆续修了五批十五栋家属楼,退休后,我就住在了小区的13号楼一单元。”站在新的小区,杜兴臣指着一栋栋崭新的楼房,自豪地告诉记者,从山沟沟里出来,到家家都有暖气、水管、闭路电视和电话,再到后来的互联网和煤层气,大家纷纷感受到了城市生活的舒适和方便。

“刚建厂时,只有百分之三十的细粮,细粮得扳着手指头计算着吃。现在的变化就是一天不知道吃啥,想吃啥就有啥,而且市场繁荣,家庭经济也非常好。当时只要是在厂里有一辆自行车有一块表感觉就很满足了,现在,我们赶上了好时代,作为退休工人感到非常荣幸,小区里有老年人活动室、游戏室,打打牌,下下棋,打打乒乓球,生活比以前不止是更上了一层楼。”杜兴臣感慨地说。

和杜兴臣一样,同样是三〇厂的老职工王光照告诉记者,当年从山沟里的筒子楼一下子住进宽敞明亮的楼房,许多职工开始时还很不习惯,抽水马桶、浴盆等现代化的“洋玩意儿”以前从未用过,也没敢想过,这一入住,还真难以适应。这种天壤之别的差距,使得搬入新居的职工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这是我的家吗?大家脸上充满了喜悦,从心里感谢国家、感谢公司,也真正体会到了国泰民安的幸福。

4 军工情怀,一辈子难以抹去的印记

不可回避的是,和许多“三线厂”在转向市场经济之后,或多或少会出现问题一样,如今的三〇厂,虽然已退去了昔日的光环,但军工情怀却深深地融入了这些军工人的血脉中,而且还在不断传承。杜杰是杜兴臣的女儿,她自小深受父亲的教导和影响,毕业后就带着那种对军工事业的向往,对军工精神根深蒂固的情,毅然决然的走进大山,也成了一名光荣的军工人,而当年父亲住过的筒子楼也成为她中午休息的地方。正应了军工战士们那句口头禅:“为了三线献青春,献了青春献终生,献了终生献子孙,子子孙孙沐春风!”

像杜杰一样,三〇厂职工子弟继续留在厂里工作的还有许多。采访中,他们都对在军工大院的生活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也许有人会问,是什么样的动机让我们继续坚守,我认为,军工人内心的力量一直以来都源于自强不息、铮铮铁骨的民族魂和军工报国、奉献一生的家国情。我爱我的国,我爱我的家,在新中国军工人眼里,就是用奉献一生的心血汗水、薪火相传的报国情怀,铸就国防利器,永远捍卫祖国安宁和人民福祉。”一位在三〇厂生活多年的职工子弟的话也许能代表很多人的心声。

“军工情怀,是我一辈子都难以抹去的印记。现在退休快十年了,我还是经常会回去老厂区,看看厂房,看看工友……”对此,杜兴臣也深以为然。他说,作为一名军工人,他看到了三〇厂四十多年的发展历程,看到了三〇厂人四十多年的坚持不懈、执着追求的工匠精神,看到了自强不息、昂扬向上、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员工团队,是这个团队和这种精神使三〇厂在艰苦条件下一步步走到了今天。也正因为在些年间的风雨历程中,他们饱尝了艰辛与震荡,经受了挑战与考验,同时迸发出了特有的睿智、聪颖和创造力,形成了独特的技术和产品优势,铸就了特有的的军工企业精神。他也相信,三〇厂的未来会更好。

微信分享用图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