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晋城人物

郭福顺:城市“伤疤”的修复者

2016-08-26 11:46 太行日报

□本报记者 林斯琦 实习生 牛淑洁  正是有无数个像郭福顺一样的城市“伤疤”修复者,在各个角落默默奉献着,才使我们的国家卫生城市这张“脸”这样的净、这样的美。

这是郭福顺老人在清理办假证小广告。本报记者 林斯琦 摄
这是郭福顺老人在清理办假证小广告。本报记者 林斯琦 摄

“大爷,您这么早就出来了!”在市区建设路社区的建东巷里,听到路人问候的郭福顺放下了手中的喷壶和铲刀,用右手手背擦了擦额头上渗出的汗珠,朝他们笑了笑。

郭福顺老人今年67岁了,退休之前在市水泥厂负责装运水泥。退休后,本可享受天伦之乐的他不愿赋闲在家,希望能继续发挥余热。“我这个人就闲不住,总想着还能为社会再做点啥。”郭福顺老人憨厚地笑着。

退休后的郭大爷常在社区里溜溜弯、转一转,发现一些电线杆、墙壁上贴满了各种非法小广告,这些非法小广告就如同城市脸上的一个个“伤疤”,不仅严重影响市容,也深深触动了郭大爷的心。闲不住的郭大爷坐不住了,他自制了简易的工具,开始清理起来。

2014年9月的一天,社区居委会的工作人员找到郭福顺,希望他能担任建设路社区市政府周边的非法小广告清除员。那一刻,郭大爷像正式找到了“组织”似的,别提有多开心了。

从此以后,每天早晨6点,天刚蒙蒙亮,郭福顺就出门了。一个喷壶,一块湿抹布,三把不同功用的铲刀,成了郭大爷工作的必备“行头”。只要看到墙壁、电杆、公交站台上有小广告,他就先用喷壶打湿,泡软后,再用小铲刀一点一点铲,最后用湿抹布擦一下,这样一个非法小广告就彻底清理干净了。

8月15日上午,在泽州北路某银行门前非机动车道旁的一根电线杆上,郭大爷正在清理着一则小广告。“这是最容易清理的,三五分钟就解决了。”郭大爷说。

但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并不都是这么容易,像油漆喷涂或使用了强力胶水的非法小广告,即便在喷壶中加入了清洁剂也很难完全清除干净。工具派不上用场,就需要用手一点点去抠,耗费大量时间不说,清除一个非法广告下来满手都是胶,好几天都洗不掉。

“清除一个这样的小广告要花费几十分钟甚至一个多小时。”郭大爷指着另一处墙壁上油漆喷涂的“办证”小广告说。

有些临街建筑墙上的非法小广告,粘贴的位置很高,这对一个年近七旬的老人来说不仅吃力,而且危险。为了清除彻底,他搬过扶梯,也请过路人帮忙,但这都不是久长之计。有天,正在工作的郭福顺突发奇想,如果在竹竿的一头绑上一把铲刀,是否能助自己一臂之力呢?实践下来,效果还真不错,使高处的非法小广告也没了藏身之地。

小广告前边清理后边贴,这是最让人头疼的事儿。尽管如此,郭福顺每天都要坚持出去清理,春夏秋冬,风雨无阻。“如果不及时清理,它们只会越粘越久,越积越多,清理起来也就越麻烦,到时候可就不是一天两天的功夫了。”郭大爷无奈地说。

退休以来,郭大爷清理了多少非法小广告,已无人能说得清楚了,“但只要身体允许,我就会把这项工作一直做下去。”郭大爷告诉记者。

美丽城市,需要广大市民共同维护。在市区,正是有无数个像郭福顺一样的城市“伤疤”修复者,在各个角落默默奉献着,才使我们的国家卫生城市这张“脸”这样的净、这样的美。

微信分享用图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