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记者 吴俊玲 杨颖 1986年,杨宗义26岁时,他做出了一个慎重的决定:到阳城卫校学中医。
彼时,他已成了家。作为一个家庭的壮劳力,如果到阳城上3年学,家里的农活儿谁来干?咋养家糊口?三年不挣一分钱,还得交学费和生活费,一个大小伙子做这样的选择,在外人看来,绝对不是一个明智的决定。
更不看好的还有杨宗义的表哥。当时,表哥已是阳城县凤城镇卫生所的负责人,他语重心长地对杨宗义说:“俗话说:人过三十不学艺。你虽然还没到三十,可中医这行,没有十年八年出不了头,若遇不到名师,一辈子也只是个中医匠。以中医为业,不靠谱。”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1987年9月,杨宗义背上铺盖,从阳城县凤城镇上孔村出发,一路走到阳城卫校。他用20多年的实践,向表哥和村里人证明“我选对了”。
葱白和生姜都能治病,这太神奇了!
1980年,杨宗义高考落榜回到农村。
据说,当年的高中生堪比“秀才”,在农村都算文化人。而文化人每天只能拿锄头,他不甘心。因此,即便每天劳动回来,他也一直保留着读书的习惯。那个年代,农村书籍匮乏,杨宗义没有选择的余地,只好见书就读。
一个偶然的机会,杨宗义读了一本《小偏方》,这让他来了兴趣。《小偏方》里所记述的药物大都是我们生活中的食材。杨宗义半信半疑,难道食材也能治病?
实践的机会来了。那年冬天,杨宗义的父亲患了感冒,他按照《小偏方》给父亲熬了一剂药:连须的葱白和几片生姜,加红糖和水,熬成一碗汤,让父亲趁热喝下。父亲睡了一晚,出了一身汗,第二天就好了。后来,患哮喘病的邻居也让杨宗义给治治看,杨宗义按照《小偏方》上的药量,挖了半斤蚯蚓,炒黄研成粉状,然后用白糖水冲服。20天后,邻居哮喘的症状大大缓解。这两次给人治病的结果,让杨宗义对中医佩服得五体投地。
“葱白和生姜都能治病,这太神奇了!”杨宗义感叹地对记者说。
自此以后,杨宗义读书有了明确方向,只要是医书,他都如饥似渴。杨宗义把同学(在中医学院读书)的《脉象》、《药学》、《方剂学》等课本借回来读,还到阳城新华书店买《小儿推拿学》、《乡村医生手册》等书籍来读。他用了6年时间,记了20多本笔记,刻苦钻研医学典籍。
尽管读了不少书,但有许多问题依然琢磨不透,而身边又没有可以指点迷津的人。越是迷惑他越想找到答案,于是萌生了到正规科班求教的强烈愿望。
知识就像海洋一样,越游越觉得海洋之广阔
阳城卫校招收的大部分是初高中毕业生,像杨宗义这么大年龄的学生很少。虽然在年龄上是劣势,可6年的积累却成了优势。当别人还在背诵基础药学、理解人体的构成时,他已经跟着老师的脚步去到了更深的领域。
卫校三年,杨宗义接触了之前从未涉猎的方面,也更正了不少认识上的误区,他逐渐成熟了。卫校三年,还让杨宗义有了“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慨。他说:“知识就像海洋一样,越游越觉得海洋之广阔,越学越感到自己欠缺的太多。”
走出卫校的大门,杨宗义直奔阳城县人民医院,他要拜老中医卫兴胜为师。当时的卫兴胜已经60多岁了,是远近闻名的名医,不少周边县市的人都找他看病。看到杨宗义对中医的执着,卫兴胜首肯了。
跟着卫兴胜出诊8个多月,接触了上万个病例,杨宗义对中医的理解也提升到更高一个层次。杨宗义说:“卫老师教给我三个技能:一是用药的方法和剂量。以前只会背诵方剂,对如何用药、药量多少还处在懵懂阶段。二是对病的诊断。中医讲究望、闻、问、切,其中‘切’就是诊脉,卫老师的指点,把我对脉象的理解从理论引领到实践上。三是对复杂病情的分析。因为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即使相同的病情,也会用不同的药物。只有把中医学融会贯通,才能对症施治。”
杨宗义非常感激卫兴胜老师的提携,他认为,没有卫老师毫无保留的指点,就没有给人看病的信心和勇气。
机缘巧合,在皮肤病领域独树一帜
杨宗义30岁那年,终于在上孔村开了一家中医诊所。这是相邻的八甲口、町店、凤城三镇唯一一家。
村里人劝他:中医不吃香,还不如开西医诊所,打针、输液不少赚钱。杨宗义有自己的老主意:传承中医光大中医。
开业没多久,诊所里来了个河南商丘的病人。这个年近30的年轻人在阳城修铁路,双腿溃烂、红肿。杨宗义不明就里,就以消炎药治疗,结果没有丝毫效果。年轻人对杨宗义说:“我腿上是牛皮癣,两年前得的这个病,当时老家一个老中医给看好的。我让家人把药方寄过来。”后来,杨宗义按方抓药,年轻人竟然奇迹般地好了。
这件事对杨宗义触动很大,他仔细研究了药方,认为下药很高明,他因此对皮肤病治疗产生了兴趣。关注这一领域之后,杨宗义发现,本地在皮肤病治疗方面还是一个盲区。
没过多久,上孔村的侯建军后背长了一些奇怪的东西,看外表与商丘人的病很相似。杨宗义分析,商丘人的病在腿上,应是下焦的问题,而侯建军的病在后背,应是中焦的问题。于是,他借用商丘人的药方,把药方里的防风和荆芥换成了木通和泽泻,侯建军连用了40天,背上的牛皮癣好了,且至今没犯过。
这次偶然治愈,为杨宗义确定了主攻方向,也增强了他的信心。
6年前,沁水县一位姓苏的女士找到了他。当时,苏女士头上蒙着纱巾,带着鸭舌帽,脸上溃烂,全身都是水泡,像麻风病人一样。苏说自己曾到北京、西安、太原等地看过,一直不见好转。杨宗义仔细看了看,发现这种病从没见过,连医书上也没有记载。不过,他从脉象上切出“苏女士体内湿气太重,五脏六腑不运化,产生毒气排不出来,就表现在皮肤上”。杨宗义认为,再疑难的病症也要先治主要的,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于是,他从调理气血入手,给苏女士开了五副中药。这五副药吃完,苏女士的病就好了一半,身上的大水泡变成了小水泡,溃烂的地方慢慢好了。大约吃了三个多月中药,苏女士的病全好了,后来又用杨宗义配的药物外洗了两年多,脸上、身上的褐色沉淀物都变淡了,就像换了个人似的。
这10多年来,经杨宗义治好的皮肤病人有上千个。杨宗义边摸索边治疗,为治疗牛皮癣、湿疹、神经性皮炎、红斑狼疮、荨麻疹、鹅掌风等疑难病症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不是病人不找中医,而是好的中医人才太少
如今,杨宗义已经成了十里八乡的名医,长治、运城、太原、河南、山东等地的患者都慕名而来,他每天的病人约在二三十人左右。他给人看病,全部使用价格低、效果好、无副作用的中草药。杨宗义说:“西医治疗皮肤病,当时效果好,可复发快;而用中医治疗,虽然好得慢,但复发的概率非常低。所以应首选中医。”
当初,杨宗义选择中医的初衷也正在于此。他认为,农村经济条件差,老百姓得了急病用西医,而得了慢性病最好选中医,一方面可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一方面可收到好的效果。现在,中医之所以在农村不吃香,不是病人不找中医,而是好的中医人才太少了。
杨宗义认为,要培养一个好中医,必须具备三个条件:首先必须是一个悟性高的人,而不是通常认为的“三流学生读卫校”;其次要有学习和钻研的信心和毅力,这需要长期的积累;第三要有经济基础做支撑,因为学习期间要赚钱是不现实的。
虽然现在的年轻人很难沉下心来学中医,但仍有河南南阳的吴思雨、临汾的崔虎、广州的梁红军、忻州的郭丰彪等8人来投师学艺。杨宗义告诫他们:能治病才是好医生,有疗效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