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晋城人物

李建国:执著坚守30年的太极人生

2016-10-29 10:08 太行日报·晚报版

□本报记者 吴韶霞  东方刚刚泛白,一位身着练功服的长者,“单鞭”“白鹤亮翅”“钭行”……在跌宕起伏、潇洒飘逸的拳架中,透露着一股仙风道骨。这位长者就是李建国,今年58岁,28岁开始练太极拳,这一练就是30年。

更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坚持练习太极拳外,李建国还收集了不少有关陈氏太极拳的书籍、音像资料,撰写了许多有关太极拳的文章,并利用写作、讲座、聚会、培训班、手机微信等多种形式推广太极文化,培训学员达1000余人。

李建国几乎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打拳练功,在跌宕起伏、潇洒飘逸的拳架中,透露着一股仙风道骨。 本报记者高云 摄
李建国几乎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打拳练功,在跌宕起伏、潇洒飘逸的拳架中,透露着一股仙风道骨。 本报记者高云 摄

近日,记者见到了李建国,听他讲述了自己与太极结缘的故事。

从小体弱多病,为强身健体练起了太极拳

58岁的李建国是地地道道的老城区人,然而鲜为人知的是,他从小就体弱多病,为强身健体才练起了太极拳。

李建国说,上学后只要是体育课,就连广播体操他都要认认真真做好做到位。上了初中,体育老师教了一套“少林初级长拳”,因为深知自己身体不好,李建国特别注重锻炼,把这一套初级长拳打得得心应手。上了高中以后,因为有武术的基础,李建国成了体育老师教打拳的小助手。这些经历为他以后走上太极道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高中毕业后,李建国走上了工作岗位,成为百纺公司的一名售货员。一次偶然,老城南大街小十字的山墙上贴着的一张“招生广告”,引起了他的注意,原来是有人在老体育场教授陈氏太极拳。看到这则消息他很兴奋,连忙去了解情况。教陈氏太极拳的老师叫杨松泉,来自陈氏太极拳的发源地——河南温县陈家沟,他从小就跟随其外祖父——陈氏太极拳第十代传人陈照丕学习传统陈氏太极拳。李建国虽然非常喜欢,但又觉得这套太极拳难度大,而且也是第一次听说,他当时有些犹豫。李建国回忆说,杨老师看出了他的犹豫,告诉他:“学陈氏太极拳不是让你跟在我身后,从头比划到尾,而是零距离、手把手教,让你学有榜样,练有目标。”老师的一番话打消了他的顾虑。

刚开始学习的时候,李建国对自己的要求非常严格。每天早上学习新动作,晚上回家又勤加练习,常常为了一个招式,一个动作反复练习,别人打一遍,他打三遍,别人打三遍,他就打六遍,每次打拳他都要比别人多打几遍。就这样,通过三个月的苦练,李建国慢慢入了门。

李建国几乎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打拳练功,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心在拳中,拳在心中,早晚5个小时不间断,看似枯燥无味,但李建国却默默坚持,每一次练功完毕,都会汗流浃背,但这种感觉让他酣畅淋漓。

后来,李建囯又走南闯北,遍访名师,广交拳友,先后掌握了陈氏太极剑、太极春秋大刀、太极棍、太极扇等。随着身体的强壮,精气神的旺盛,他对太极拳的痴迷达到了忘我的境界。

痴迷太极文化30年,收集各种有关陈氏太极拳的资料

李建囯不仅投身于陈氏太极拳的学习,更以极大的热忱投入到太极文化的研究上。

上世纪八十年代,李建国的许多朋友、同事纷纷下海经商,看着周围很多人都富了起来,可李建国除了工作就是练拳,自家的生活一直没有多大改善,李建国的父亲坐不住了:“你天天练拳能练出什么名堂,能顶饭吃?”不仅父亲反对,周围的朋友同事也向他投来异样的目光。但他说,他割舍不下,即便穷困潦倒。而且为了深入系统地学习陈氏太极拳,他不仅经常到开封、郑州等地太极名家开办的培训班学习,还时常到外地参加交流比赛,与名家大师切磋学艺。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为了提高自己的练拳水平,李建国买书,买资料,对照拳理找差距。“那时候每个月只挣30多元钱,但在买太极拳的书和资料上,我从不吝啬。”李建国说,以前他在商店工作时出差进货次数相对多一些,每次出差忙完单位的活儿后,第一件事就是进书店,把有关太极文化的书籍翻个遍,最后不管多少线,都要把经典的书目买回家。有一次去上海,办完公事后,他找到上海规模最大的书店,拿了一袋方便面,从早上一头扎进书店,晚上书店下班关门他才依依不舍离去。

30年来,有关陈氏太极拳的书籍,他基本收集全了,别的流派著作也保存了不少。

李建国说,出差时他还有一个习惯,早上早早起来到当地的大公园或体育场转悠,不是为了看风景,而是寻找太极拳打得好的人。人家打拳时,他静静地站在一旁认真观看,等人家一套拳打完和队友交流时,他凑过去倾听人家的练拳心得。

在李建国家里,客厅书柜、卧室床头,摆满了各种有关太极拳的磁带、光盘和图书,这些都是他多年来从各地“淘”回来的,甚至连历史典故、拳家轶事等一切与陈氏太极有关的信息,都会令他如痴如醉。不光陈氏太极的书籍、音像制品,连每次参加活动的帽子、手袋、徽章、门票等他都保存完好。“说起这些家人都说我太痴,以前托人买回太极拳的音像制品,因为家里没有录像机,还得和别人说好话借。”李建国笑着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1998年第一次参加“山西省第十八届传统武术锦标赛”,他便获得成年男子组陈氏太极拳、太极剑两个第一名。此外,2007年他获得了“全国东岳太极拳技术观摩赛”成年男子组陈氏太极拳金牌,2013年参加“中韩国际武术交流赛”获陈氏太极拳第一名,2015年又获得“笫八届焦作国际太极拳年会”陈氏太极拳一等奖。

不遗余力推动太极拳太极文化在晋城传播

为了让更多的人热爱太极拳,了解太极文化,2012年李建国创办了晋城市陈氏太极文化传播中心,目前学员有200多人。

在教学过程中,从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的分解教学到一段一段的习练,从“手、眼”到“身法、步”等,李建国总是不厌其烦地讲解示范,哪个学员的拳式不规范、不到位,都逃不过他的眼睛。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学员们也在各大比赛中也频频获奖。杨海宽在山西省十八届武术锦标赛中获男子青年组陈氏太极拳、太极剑两个第一名;宋海龙获得2011年第六届焦作国际太极拳年会陈氏太极拳成年男子组第二名,2015年第十三届香港国际武术节陈氏太极拳成年男子组第一名;吕风堂获得2011年第九届香港国际武术节成年男子组太极剑第一名、太极拳第二名,2014年第四届北京国际武术文化交流大会陈氏太极拳第一名;2015年第八届焦作国际太极拳年会关吉军、和香屏等学员都取得了陈氏太极拳、太极剑第二名的好成绩。

在练拳之余,李建国还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钻研拳理、拳法、拳技上,如今,他的拳架功力,在圈内得到了习练者的普遍认可和推崇。

经年累月的积淀,李建国结合自己对太极文化的感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练拳风格:“中正舒展、轻灵圆活、沉稳连绵”。他说练拳就如做人,打拳要中正舒展,做人更要立身中正、规矩本分善良。拳品即人品,在平时,李建国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让他感到欣慰的是,有的学员通过和他练学习太极拳,领悟太极文化,都有不少的收获。

为了丰富自己的太极拳理论知识,李建国自费订阅有关太极的刊物、杂志,广泛涉猎学习太极文化知识,工作之余,还写下了十几篇有关太极拳论文、诗歌,先后发表在《中国太极拳》、《少林与太极》等刊物上。2013年,他挑起了晋城市武术协会《晋城武术》报主编的担子,2015年10月在晋城巿武术协会成立十五周年之际,由他执行主编的《中国梦·武术梦》大型画册出版。大型画册资料的收集、设计编排工作都由他一人操持,足足三个月的时间,他倒贴话费、路费、误工费,但李建国毫无怨言,只要能为传播太极拳太极文化做点儿事,他心甘情愿。

30年来,李建国还利用写作、讲座、聚会、培训班,通过手机微信等多种形式推动人们对太极拳的了解。李建国说,是太极拳使他收获了健康和快乐,太极拳是中华武术的瑰宝,博大精深,它不仅是一项健身运动、一种开启心灵的内功,更是一种古老神圣的东方哲学文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有更多的人喜爱太极、了解太极。作为一名太极文化的传播者,他有责任和义务,将太极精神弘扬光大。

微信分享用图
热门评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