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卢科 7月26日,德耀晋城第六届“晋城好人”授奖仪式举行,来自高平市的郭峰荣获“晋城好人优秀代表”。这位身着笔挺军装,胸前挂满军功章的三级军士长,入伍19年来始终坚守在训练保障一线,磨烂笔头钻研新型坦克,磨穿鞋底维修故障装备,磨破嘴皮传授战斗技能,逐步成长为精驾驶、通维修、会授课、能组训、擅革新的“坦克兵王”,充分展示了军人的忠诚和担当。
见到郭峰之前,记者曾无数次在脑海中想象能被称为“坦克兵王”的军人,应该是怎样的形象。但见面后,记者发现这名皮肤黝黑,身材消瘦,尽管已经脱下满是勋章的礼服,依旧笔挺坐在椅子上的38岁军人,最吸引人的是那双充满自信与力量的双眼。
郭峰,1979年5月出生,1998年12月入伍,现为中部战区陆军兵种训练基地一大队教练营三级军士长,负责全营装甲装备技术工作。“你可能不知道,我刚入伍的时候是在炊事班,是一名炊事兵。”采访的初始,郭峰就给我们爆了一个大料。
从很小开始,郭峰就有个从军梦,高中毕业后,他瞒着家人偷偷报名参军,直到接兵干部家访时,年过半百的父母才知道儿子的想法,尽管有些不舍,可还是希望他到部队后能干出点名堂,当一个好兵。 “那年走之前,爸妈就一句话:‘到了部队好好干’,而我也做到了这句话。”
刚到连队时,郭峰被分到了炊事班,成为一名炊事兵。“从炊事兵到‘坦克兵王’,这中间的跨度有点大。”记者开玩笑地说。“没错,炊事兵就是火头军,平常也就是做饭炒菜喂猪,但干一行就爱一行,我去炊事班第二年就被评为优秀士兵,第三年入党,后来当上了班长。”听着这掷地有声的话语,看着他充满自信的眼神,记者似乎明白了这个兵王是如何炼成的。
在郭峰当兵的第四年,基地机构职能调整。为了更好为部队服务,他主动申请担任助教,从此便与坦克正式结缘。
“坦克兵有‘三乎’,土乎乎、油乎乎、黑乎乎。”郭峰展开自己的双手,黝黑的皮肤上充满了老茧,他笑着告诉记者,别看训练场上铁甲轰鸣十分威武,但实际上,坦克兵是个苦差事,“特别是到夏季,坦克内温度常常在40度以上,上车桑拿浴、下车日光浴,你不知道我们这行基本都有腰肌劳损、肾脏结石等职业病。”而这份工作他从2002年开始一干就是15年。
在郭峰的履历里,有这样一段:熟练掌握3代坦克4种车型8项专业的驾修技能,攻克12个训练保障难题,总结32种应急修理办法,完成7项技术革新,创新10项教学保障方法。看着这一串数字,我们很难想象,普通文化水平的他是如何练就的这一身绝活。
“怎么说呢,咱的性格就是如此,坦克一天没修好,我就饭也吃不好,睡也睡不好,非得第一时间把问题弄清才安稳。”刚转为坦克兵那一年,为了练习技术,训练间隙别人休息时,郭峰就开着坦克练习或向技术骨干请教问题;训练保障中,他利用倒班间隙跟学员兵坐在一起,认真听教员讲课;坦克回场后,他闷头钻到驾驶舱练习手脚协调配合。
说到这里,郭峰给记者讲了一个故事:冬天的一个晚上,他被一个问题难住,左思右想不得其解。“问连长去。”郭峰边想边就钻出被窝,竟忘了此时已是晚上12点多。被吵醒的连长刚要责备郭峰,一看他只穿着秋衣、秋裤,在楼道里瑟瑟发抖,顿时没了脾气:“你小子就知道问问题,也不看看时间。”连长给他披上大衣,耐心地为他讲解问题,一直到把他彻底弄通为止。
为了练就过硬技术,郭峰不仅执著,还很拼命。2009年,当从部队借来的99式坦克运到基地车场,郭峰兴奋得一蹦三跳。那些天,他几乎把坦克当成了家,钻进坦克“肚子”里摸这摸那,边看边记。在一个雪后的下午,气温骤降到零下十几度,郭峰正在坦克里为弄懂计算机操作问题入了迷,手被冻在炮塔门把手上却浑然不知。等回过神来,他发现手已经动弹不得。没多想,郭峰一咬牙狠心,“刷”地扯下一块皮,等鲜血渗湿了稿纸,才感到钻心的疼。
就是靠这种拼命精神,他熟练掌握了3代坦克4种车型8个专业的使用与维修技能,对坦克底盘、仪表等百余技术参数烂熟于心,先后编写了15个课目二十余万字的新装备教案,创造了一个月默画出我军最新型坦克全车2000多条电路图的奇迹。在基地官兵中首批取得了99式坦克驾驶特级、修理高级证书,成为唯一获得国家和军队联合颁发的装甲车辆驾驶员最高级职业资格证书,13次在上级比武中夺冠,成为名副其实的“坦克兵王”。
对军人来说,最大的职责就是打仗,最大的要求就是打胜仗,这一点对于身处后勤保障单位的郭峰来说,同样十分重要。“我就给你们讲一个事例,以前咱们部队有个科目是高速通过土岭,目的是对敌方工事进行攻击。以前训练时都是慢慢开上坡,慢慢跨过去。但现在不行了,因为在实战中,坦克一慢就会成为对方靶子,被敌人攻击,对坦克作战极为不利。所以,现在这个科目要求所有学员必须以高速直接冲到坡顶,并以高速越过,最大程度模拟对敌火力点攻击。”
这个看似细小改变的背后,是一次次驾驶着几十吨的庞然大物轰然坠地对身体带来的强烈冲击,是一次次对于坦克速度、角度、操作方式的全新尝试。“你们根本想象不到,一辆几十吨重的坦克腾空而起摔倒地上是什么感觉,我第一次就一个感觉:眼睛真的看到了星星。”
2010年夏天,一辆99式坦克“趴窝”在训练场,因没有专用航吊实施野外抢修,只能将坦克拖到修理车间。坦克重达数十吨,且无法转向,不足500米的距离,郭峰和战友用牵引车从晚上8点一直拖到夜里12点。那天晚上,郭峰虽然身心疲惫,但躺在床上却翻来覆去无法入睡,他一直在思索,平时尚且如此,战时又该如何?“能否探索利用牵引车野外吊装动力舱进行修理的技术呢?”第二天,郭峰便向装备处领导说出想法。处长一听就急了,善意提醒道:“这项技术在军区旅团以下装甲部队都没有实现,风险极高,弄不好就会发生严重事故。”其实郭峰心里也有一些犹豫,稍微出现一点闪失,自己受处分事小,主要怕装备会有重大损失,单位也要受牵连。但强烈的使命担当、新装备训练等不起的严峻形势都逼着他不得不去冒这个险。
经过深入研究,缜密思考,他用极其详细的工作方案说服领导后,带领6名技术骨干成立攻关小组。经过反复试验,郭峰和他的攻关小组在全区装甲机械化部队,首次实现了99式坦克动力舱野外吊装,并将教材规定的4小时操作时间缩减到1小时,填补了我军坦克驾驶专业培训的空白。
采访中,郭峰告诉记者,作为一名军人就要有血性,就要有敢于破除影响和制约实战化训练积弊的锐气和胆气。多年来,郭峰破除11个不符合实战化要求的习惯训法,成功排除1300余次训练险情和装备故障,填补3项全军空白,5次主动承担并圆满完成全军和军区新装备示教示训等重大任务,充分展示了新一代革命军人攻坚克难、敢打硬仗的血性担当。
郭峰是三级军士长,相当于营级军官,并且在全军也是非常稀少的。但对于这份荣誉,郭峰只是笑笑说,他与现任营长同岁且同年入伍,比现任教导员大2岁、早1年兵龄,尽管履行副营长职责,但从不放松自我要求。“兵龄再长咱还是个兵,是兵就不能忘了本”。
这么多年来,在担任过郭峰所在营连主官的25名干部中,有的兵龄没他长,有的没有当过战士,但郭峰都能自觉摆正位置、积极配合工作,从未与干部红过脸、顶过牛。尽管代理过排长,担任过连队技术员、甚至营技术员,履行过副营长职责,但他从没有因为兵龄长、资格老而“耍大牌”,始终以一名普通士兵的身份要求自己。
在技术上,郭峰始终秉持“一人精不算精,人人精才算精”的思想。长期在一线保障,郭峰深深体会到,集体的力量最强大,作为一名老兵,有责任把全营战士都带成过硬的骨干。有一件事让郭峰记忆犹新,那是当助教的第一年,大队请厂家师傅维修车辆。师傅修车时,总是把郭峰这些助教支开,请教问题不是遮遮掩掩,就是“卖关子”。当时他就想:我要是有绝活,决不藏着掖着!为把全连战士的素质带起来,他把自己摸索的修理技巧,革新的维修器材,毫无保留拿出来共享。
据不完全统计,19年来,郭峰在训练场上奔波37000多公里,培养出2000多名战斗骨干,带出53名班长、18名特级、一级坦克驾驶员,所带班排6次荣立集体三等功。
采访结束时,郭峰告诉记者,这次能被评为晋城好人是他的骄傲,他将在部队继续努力,为祖国献力,为家乡增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