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晋城人物

【奋斗者的幸福】坚守中创新 奋斗中圆梦——记机电维修的“工人院士”张晨光

2018-03-02 15:58 太行日报

□本报记者 王金枝 实习生 靳 峰

■开栏话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真抓实干才能梦想成真。面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新要求,只有奋斗者才能创造无愧于历史的辉煌业绩,书写无悔的奋斗人生、幸福人生。当前,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正在转变,“晋城的事大家想、大家说、大家干”已形成共识,求新求变的愿望更加迫切,先行先试的氛围更加浓厚,创新创业的动力更加强劲,晋城美好的图景更加明晰,晋城发展的步履更加坚实。从太行之巅到丹沁两岸,遍地都是奋斗者的舞台。今日起,本报特开设《奋斗者的幸福》专栏,从多领域、多侧面挖掘典型人物,多视角、多形式讲述奋斗故事,展示新时代奋斗者的新风貌新作为,以大力弘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凝聚起全市上下的奋进力量,为奋力开创新时代美丽晋城高质量转型发展新局面营造竞相奋斗、奋斗幸福的舆论氛围。

张晨光(左一)在工作室为徒弟们讲解机电维修知识。 本报记者 王金枝 摄
张晨光(左一)在工作室为徒弟们讲解机电维修知识。 本报记者 王金枝 摄

2016年荣获我国高技能人才最高政府奖项中华技能大奖,2017年荣获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在张晨光的奋斗历程中,我们看到工人和院士两种身份同时绽放着光彩,坚守和创新两种品质同时闪耀着光芒。

43岁的张晨光是晋煤集团成庄矿运行工区机电队长,也是这条战线上最忠诚最顽强的战士。自1994年技校毕业上岗后就没有调过岗,直至如今成长为“工人院士”。在日复一日的坚守中,他每天都给自己定下一个小目标:做好今天的事情。

1997年,22岁的张晨光用一晚上时间排除了一台进口变频器的故障,得到了随后赶到的外国专家的称赞,也得到了同事的认可。其后20年里,他的工作生活都围着机电维修打转。结交同行,把机电维修常识当成行酒令;争取第一时间出现在故障现场,掌握第一手材料,更精准地分析故障原因;在电脑和手机上浏览机电维修的论坛和微信公众号推送内容,掌握行业前沿动态。经年累月,他的“机电故障快速排除法”成了众多煤矿机电工羡慕的“绝活”。

“在现代化矿井建设的大潮中,我就是颗螺丝钉。”张晨光说,他把人生价值嵌进了企业发展的基石里。2013年,煤炭市场风云突变,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主营业务利润大幅下降。张晨光带领团队扛起了创新创效的大旗。他组织研发的“皮带远程监控系统”,实现了井下皮带的地面远程控制,利用智能化取代了井下17部皮带85个岗位。该项成果在全集团推广后,每年节约人工成本上亿元,为企业破难前行闯出了条活路。近年来,张晨光针对制约矿井发展的课题先后进行了一系列项目攻关,先后组织研发了井下监测电压低电压报警等矿井自动化升级改造工程10余项,完成井下人车电控自主设计等技术改造创新40余项,其中多连式拉线闭锁监测系统、EEP支架电液控制仿真培训平台获国家专利,KTK125煤矿井下灾难应急通信指挥系统被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

现如今,晨光工作室已发展到800平方米,实操车间里整齐地摆放着一台台煤矿井下常用的六组合、十二组合、变频器、馈电开关等新型开关。张晨光在这里指导学员们接线路、测数据、查故障原因。

在教学中,他结合井下生产实际,编撰了系列针对性和实用性教材,并独创了“晨光四步培训法”,为集团培育了千余名高技能“蓝领精英”。2012年,晨光工作室被命名为国家级大师工作室。这是我市第一个国家级大师工作室。在他的带动下,徒弟们在集团公司各生产矿井相继成立了6家省部级“大师工作室”。

去年,张晨光应邀参加了国家人力资源保障部关于国家培养技能人才方略和世界技能大赛的讨论,并有幸见识了全球先进的3D打印技术等。他说:“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激活年轻技能人员的学习潜能,引领他们在掌握先进设备应用技术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科技创新,为现代化矿井建设储备力量,为现代化矿井建设储备力量。”

微信分享用图
热门评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