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文肖 李广瀚 赵明德 7月8日凌晨3时56分。在沁和能源集团中村煤业公司的巷道内外、井上井下,多少不知疲惫、与时间赛跑的身影,都在等待这一刻的来临……
“抬上来了!”“抬上来了!”欢呼与掌声,如雷如潮;泪水与汗水,如倾如诉。
125个小时的奋战,五天五夜的煎熬。这一刻,意味着“生”,意味着“信念”,意味着“以人为本、科学施救,全力以赴、决不放弃”的胜利。
关爱提振信心,“一定能把你们救援出来”
7月2日22时53分,沁和能源集团中村煤业有限公司井下2405回风顺槽掘进工作面掘进过程中突发透水事故,当班下井工人94人,其中82人安全撤出,12人被困井下。
险情就是命令!
随着险情的逐级上报,中村,这个平素不为人知的地方,此刻,成为广大干部群众心头最沉重的牵挂。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杨焕宁,省委书记骆惠宁、省长李小鹏,连夜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加快排水进度,全力搜救被困矿工,防止次生灾害发生。
省委常委、副省长付建华,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副局长桂来保,市委书记张九萍、市长刘润民,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武宏文,市委常委、秘书长常国荣等立即赶赴现场指导救援。
“7·2”事故抢险救援领导组和指挥部随即成立,指挥部下设综合协调组、现场抢险组、技术专家组、医疗救援组、治安警戒组和善后工作组等,并启动了应急响应。指挥部尽最大努力调集设备,组织人员快速安装,以最大能力排水。加强井下通风,控制瓦斯浓度,为被困人员提供安全等待环境。科学救援,成立专家组,有序开展救援,防止次生事故发生。
7月3日下午,省委书记骆惠宁,省长李小鹏,省委常委、秘书长王伟中赶到事故现场进行指导,对救援工作做出了具体安排部署。骆惠宁强调,要按照中央领导批示精神,全力抓好抢险救援,稳妥做好善后工作,认真调查事故原因,依法按规追究责任。要举一反三开展安全生产以及其他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扎实做好各项安全稳定工作,为塑造山西美好形象、实现山西振兴崛起营造必要的安全稳定环境。骆惠宁十分牵挂井下被困矿工,专程来到信息监控中心,与被困矿工通过井下电话现场通话。他动情地说:“你们受危难了,我们正在全力组织抢救,请你们一定要坚定信心。亲人们在盼着你们,大家在盼着你们,我们一定能把你们救援出来,希望大家保存体力!”
自事故发生后,张九萍、刘润民等市领导每天坚守在事故现场,协调各方救援力量,重点解决突出问题,并多次实地召开会议,要求千方百计营救井下被困矿工,只要有一线希望就绝不放弃。
在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果断有力的安排部署下,一场争分夺秒的生命争夺仗在中村煤矿全面打响。
队伍集结鏖战,一切为了被困矿工的生命
一切为了拯救生命!按照排水救人、通风救人、科学救人的原则,各部门全力以赴展开排水、地面钻孔、搜寻等救援工作,抢险救援始终在科学有效的轨道上有序推进。
一支支救援队伍向着同一个目标迅速挺进、集结。
事故发生后仅仅1个多小时,距离事故现场120公里的晋城市矿山救护队接到电话后,当天值班小队就立即出动,成为第一支到达现场的救援队伍。
晋煤集团领导带领专家团队、救援队和救护队迅速抵达。
高平矿山救护队接到命令,集结人员,立刻赶赴现场待命。
截至7月3日上午,包括沁和能源、中村矿业的两支救援队,现场已经汇集了5支专业救护队伍,全力以赴展开施救。
晋城军分区接到救援请求,立即调集应急物资,并援助野战炊事车,为救援提供后勤保障。
市120急救中心接到救援指令,立即调拨4辆救护车,并配备医护人员赶到现场。
沁水县公安部门迅即调动警力到公路沿线和事故现场维持秩序,确保道路畅通和救援现场秩序井然。
……
面对险情,更需有条不紊;生命至上,更需快速高效。事故发生24小时内,在中村煤矿汇集了上千人的救援队伍,并迅速投入战斗。
正当指挥部和救援人员全力以赴寻找被困矿工时,7月3日13时55分,中村煤矿总调度室的电话铃声响起,被困矿工通过井下电话与地面取得联系。这是救援开始以来最振奋人心的声音。
“我是李明,我们目前有8个人,等待救援。”沙哑、急切、兴奋……对于救援指挥部,这的确是一条至关重要、提振信心、关系整个救援方案走向的精准信息。
指挥部立即做出坚定回应:保持联系,注意安全,等待救援,请你们放心。电话一通,8位矿工的被困地点被确定;电话一通,透水现场的情况有了基本轮廓;电话一通,施救措施更加精准推进。
当下,最核心的任务是加快排水进度。抽水泵从最初的3台,增加到了8台,救援指挥部又特意从晋煤集团、潞安集团等大型国有企业增调了两台140立方米的大功率水泵,出水速度明显加快,水位在一点点降低。5天多的时间里,十余台水泵每小时平均抽水量460多立方米,最多时每小时抽水达800立方米,累计抽水4万多立方米。
打孔钻眼,实现送风和物资供给,关键是找准钻孔定位。在专业技术人员的精准指导下,7月4日,深117米的地面2号钻孔成功贯通,地面与井下通过敲击管道取得联系,“生命通道”正式贯通,事故救援取得重大进展:利用“生命通道”钻孔为井下被困矿工输送食品补给、压风送风,保障了被困人员的能量补充和生命安全。随着1号、3号排水钻孔的相继打通,抽水的效率更加高效,最终为下井搜救创造了充分条件。
8日凌晨3时25分,136名救援队员在井口集结,整装下井开展大营救。焦虑的人群,一下子变得非常安静。
救援队员申安斌带领的10人突击队,最先抵达矿工被困位置。申安斌一边如兄弟重逢般和他们聊天,一边简单检查被困矿工的身体状况。之后,矿工们被陆续送上皮划艇,划行30多米,移交到下一个救援小队手中。7名救护队员负责一副担架,抬起被困人员向井口行进。临近矿井口,坡陡难行,队员们喘着粗气,喊着号子,步伐保持又快又稳。3时56分,当第一名矿工被7名救援队员抬出巷道时,现场焦急等待的领导、矿工、救援队员们掌声雷动,家属泪雨纷飞。第二名、第三名……至凌晨4时26分,透水事故中被困的12名矿工中的8人,终于从170多米的地下平安升井。
125个小时的漫长煎熬,铸就了一段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科学施救,全力以赴、决不放弃的拼搏历程。
危难时见真情,救援凸显晋煤力量
汶川大地震、玉树地震、王家岭矿难……在全国、全省大的事故灾难面前,晋煤集团的矿山救护队和应急医疗救援队,每次都是义不容辞站到了最前沿。在我市范围内的急难险重任务面前,晋煤集团作为我市煤炭行业的“老大”,一以贯之地履行自己攻坚克难、无私奉献的神圣使命。
接到通知的第一时间,晋煤集团董事长贺天才、总经理李鸿双就亲自带领专家团队、矿山救援队和医疗救护队赶到事故现场。要人出人,要物给物。5天里,他们从相关业务处室、救护大队、晋煤集团总医院、古书院矿、长平公司、成庄矿、王台矿、晋圣亿欣煤业、晋圣三沟鑫都煤业、蓝焰煤层气、装备公司等单位抽调派遣救援人员达2061人次,派出各类应急救援车辆268车次。此外,还投入10多台水泵、8200米各类排水管路、6500升汽柴油以及电缆、发电机、照明器材、潜水衣等救援设施。
贺天才曾经是临汾市王家岭矿难救援指挥部的专家组组长,多年来,他带出了一支高水平的矿山救援专家队伍,在省市重大灾难救援中屡立战功。在他亲自指导下,晋煤集团专业人员根据图纸和现场地貌,快速准确找到了被困矿工的点位,确定了两个排水钻孔和一个“生命通道”地点,为被困矿工输送营养、井下通风和加快排水立下了大功,也为救援工作最终能在短时间内取得突破奠定了坚实基础。
晋煤总医院有一个专业名词叫“生命记录”:伤员从井口抬出到车辆驶出,用时不超过30秒。晋煤集团总医院院长李树峰说,我们平时的实战演练涉及很多细节,甚至具体到谁打开救护车的门,谁负责担架的首尾,每个人员的站位都多次进行了周密安排。为了保障被困人员升井后能及时得到医疗救护,晋煤集团总医院为每名被困人员配备一台救护车、四名急救人员和急救设备。
在晋煤总医院采访时,我们了解到:医院专门成立了联合专家组、护理专家组、心理护理组、后勤保障组。专家组几乎汇集了全医院的高精尖医护力量。他们根据每一名被困矿工在井下被困时间长,生理、心理问题复杂等情况,制订出一对一的救治方案。副院长徐峰说,被救矿工目前生命体征平稳,医院还将为他们提供个性化、全程、高效的医疗服务,帮助矿工及时调整心态,早日恢复健康。
井上井下相牵,感人故事温暖你我他
“叮叮当当”,这是生命的回响。
7月4日晚9时,深117米、直径12厘米的“生命通道”钻孔贯通后,井下传来了清晰的撞击钢管的声音,“下面有人!下面有人!”
饮用水、营养液、食品,衣物、凉席、毛毯……有了“生命通道”,井下人员得到了一天四次的食品补给和必要的物资供给,生还的希望大大增加。
7月5日,8名被困矿工通过这条“生命通道”,向地面发来一封信:“你们的积极救援坚定了我们的求生信念,我们一定不负众望,全力以赴,配合指挥部救援方案,互相鼓励、互相帮扶,共渡难关……”
当透水事故来临时,被困在井下的通风队副队长李明和一名队员一道,迅速找到了其他6名矿工,并带头开展井下自救。在和地面取得联系后,他们主动在井下勘探地形、清理障碍物,并及时向地面汇报情况,帮助指挥部做出更精准的救援计划。其他矿友出现烦躁、沮丧时,是他不断打气鼓劲。当救援队员抵达被困现场后,李明说:“我是队长,让其他人先升井”。目送着其他队友全部成功获救,李明才被救援人员抬出矿井。
3日凌晨1点,中村煤业矿工徐鹏从睡梦中被一通电话惊醒。得知工友被困井下后,他连忙起身参与到救援队伍中,和队友们负责帮助安装水泵。水位降得快,移泵频率就高。每一次移泵和接长管线,都很艰难:上千斤的设备,要做到接口连接处严丝合缝,全凭徐鹏他们的双手搬移对接。连着干了5天5夜,徐鹏和他的队友们身心俱疲,渴了,就对凑喝口矿泉水;还没到开饭点儿饿了,就啃口干方便面;实在困得不行了,就窝靠在湿漉漉的墙壁上或者干脆躺在管子上打个盹儿。
晋煤医疗救援队中有一对“夫妻档”:丈夫马东昌,是一名急救车司机;妻子郜慧青,是康复科的护士长。他们负责救援的是一名80后小伙子。“我给他做静脉注射时,他的手是冰凉的。我怕他紧张,就一直攥着他的手和他聊天。”郜慧青说,“大概过了20多分钟,他的手才暖了起来。”一直把矿工护送到病房,尽管也是一夜未睡,但郜慧青用冷水擦了把脸,就又投入到自己的工作当中。
沁水县公安局刑警大队副队长郭胡斌双眼通红,连续几天的熬夜让干练的他有几分憔悴。他说,我们再苦也没有被困的矿工苦、没有救援人员苦!我们要履行好自己的职责,站好自己的每一班岗。
沁水县爱心公益群得知事故消息后,志愿者自发捐款,购买慰问品慰问救援人员。爱心人士唐玉明说,都是沁水人,我们要为救助同胞尽一份力。
沁水县委、县政府,中村镇党委、政府和许许多多当地的干部群众,纷纷提供救援帮助,主动安抚家属,都为抢险救援的高速高效抛洒了汗水、立下了功劳。
事故无情,人间有爱!
截至到7月10日,仍有4名矿工失联。事故现场,十数台水泵仍在高效运转排水,现场救援仍在紧张进行中。抢险救援指挥部负责人表示:人命关天,绝不放弃!只要有一丝希望,我们都要尽百分之百努力!
我们期待生命的奇迹!
(参与采访文字记者:牛前进、郑璐、袁泉、林斯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