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泽州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财政扶持、科学管理等方式,健全病死畜禽集中无害化处理运行管理机制,在全县范围内基本实现了集中无害化收集处理体系全覆盖,保障了泽州畜牧业健康快速发展,走在全省病死畜禽集中无害化处理前列。
据了解,近年来泽州县畜牧业步入快速稳定发展轨道,是全省“一县一业”生猪生产示范基地县和国家级生猪调出大县。截至2015年底,全县生猪存栏59万头,出栏100万头,蛋鸡存栏249万只。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病死畜禽处理成为一大工作难题,不但给畜牧业生产留下安全隐患,而且威胁到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
目前,泽州已建成一个高标准县级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13个乡镇收集暂存点、3个规模场大型冷库、296个养殖场自建点的收集处理体系,配套各类设施750余台(套),年处理能力达到5400吨。今年以来,试运行的5个乡镇累计处理病死猪17171头,与2015年同期采用传统方法处理的数量相比,增幅达71%。
10月19日,全省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建设工作推进会在泽州召开,来自全省各市县一百余位畜牧专家参加本次会议。会前,参会人员深入晋城善牧无害化处理中心、北义城镇病死畜禽暂存点、康鑫农牧发展有限公司、泽州县东兴源农牧专业合作社,对泽州县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现场、不同场所的收集点、暂存点、工艺流程等进行了观摩并对泽州在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建立的长效机制表示肯定。
突出问题导向,坚持政府主导。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由政府负总责,从中心建设,收集网络,管理规范、试点示范等全过程,都由政府主导推进实施。根据养殖分布、养殖规模、服务范围等因素,进行科学测算,统筹安排,合理规划,精准布局。各级财政共给予扶持资金近700万元,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协调解决用地、用水、用电等各类难题,县财政每年还给予近200万元的运行经费,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和运行。
突出机制创新,坚持企业运作。创新建设模式,率先在全省采取B0T模式。按照“政府主导、企业运作、属地管理、适当补助”的运营原则,构建了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和监管长效机制,确保了项目规范有序运行。创新收集模式,按照“收集为主、收送结合、集中处理”的原则,采取“户送交、点受理、镇集中、厂处理”的收集处理机制,实现了全覆盖、全收集、全处理。
突出系统联动,坚持群众主体。对于纳入集中无害化处理体系的病死猪和病死鸡,分别每头每只给予养殖户30元和2元的补助。对自送的养殖户,根据路途远近和送交数量,每次给予5-10元的交通补助。保险联动,将病死猪全部集中无害化处理作为能繁母猪和育肥猪理赔的前置条件,2017年将作为全市育肥猪政策性保险试点县,市县财政分别列支140万元专项资金开展保险,用于养殖户保费补贴。将病死畜禽集中无害化处理作为一票否决条件,推行黑名单制度。
突出从严监管,坚持部门主管。建立县乡村三级网络监管体系,全县共分为3大区,54小片,设500个监管点,做到了监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推行台账式记录制度,结合养殖档案,对病死畜禽全部进行登记造册,实现了台账、接收单及标识注销记录三对照,确保无一头病死猪流入市场。设立全天候举报热线,严厉打击非法贩运病死畜禽行为。开展全方位舆论宣传,向养殖户广泛宣传收集处理方式、储运补助标准、交接手续办理等内容和流程。
突出生态环保,坚持绿色主题。无害化处理厂严格按照环保、防疫、消防等要求进行选址建设。采用全国先进的“高温等离子裂解工艺”,处理彻底,整个处理过程零污染、零排放。无害化处理后的骨肉残渣、油脂及蛋白胨,可全部循环利用,用于生产有机肥、工业原料及科研实验。(吴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