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芳 在2018年新年戏曲晚会上,上党梆子《太行娘亲》在党和国家领导人及首都近千名观众面前露了脸。短短4分20秒的演出,赢得现场观众数次热烈掌声,掀起了晚会的第一个高潮。其实,这已经是上党梆子连续两年登上国家大剧院的舞台。这样的辉煌,也只有50多年前走进中南海小礼堂演出的《三关排宴》可以与之媲美。
一个地方小剧种何以能走进国家大剧院、登上党的十九大召开后的第一个新年戏曲晚会?去年7月晋城首演,9月在省城文化艺术节上崭露头角,12月走进国家大剧院,《太行娘亲》逾演逾红,逾演评价逾高!
上党梆子《太行娘亲》是晋城文化走向全国的成功尝试,体现了新时代的文化自信。文化是一座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根脉和灵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他说,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我市重点打造、精心打磨的一个精品剧,《太行娘亲》恰恰契合了时代的要求。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戏曲文化无疑是独一无二的中国特色。戏曲文化在晋城源远流长,从我市众多金元时期的舞台遗存可以窥见一斑。而形成于明末清初的上党梆子是我省四大梆子之一,又被称为山西梆子的“南珠”,其丰富的曲目与上党地区百姓的民间文化生活相融相依。高亢激昂的唱腔反映了上党地区人民粗犷、豪迈的性格,在我市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从近年来晋城广播电视台举办的上党戏迷票友会受欢迎程度可以看出。
如果说上党梆子是晋城的一张文化名片,那么《太行娘亲》无疑是这张名片上最闪亮的光环。我们惊喜地看到,一台优秀剧目带动一个地方小剧种走向了国家大舞台,一个剧种的传播也必将带动一座城市的文化传承与发展。
上党梆子《太行娘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的交融整合、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最新艺术成果。
《太行娘亲》是革命历史现实题材剧目,表达了对党的忠诚、对祖国的深情、对人民的热爱、对英雄的敬仰。晋城地处太行革命老区,红色革命遗址众多,革命文化丰富。在抗日战争年代,无数先烈在这片土地上挥洒热血,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朱德、邓小平、李先念等老一辈革命家都曾在晋城这片土地上战斗过,那首著名的革命歌曲《在太行山上》就诞生在我市的陵川县。晋城人民也用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保护了无数的共产党人。《太行娘亲》正是这种军民鱼水深情的真实写照。
4分20秒,短短23句唱词的精彩片段,字字一诺千金,句句斩钉截铁,诠释了什么是燃烧的忠诚,什么是信仰的力量。 这不正是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人民谋福祉、为民族谋复兴的原始动力吗?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我们需要的不正是这样的家国情怀和革命精神吗?
全国类似抗日题材的戏曲很多,为什么《太行娘亲》越唱影响越大、越唱评价越高?就是因为该剧在传承与坚守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用优秀的、接地气的作品讴歌伟大时代,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太行娘亲》高起点打造、高标准要求,敢于突破地方小剧种的传统思维,摸准时代脉搏,打造时代精品。该剧从剧本的创作到舞美、灯光、服装、音乐设计请的都是上海及省城的专家,一流的创作团队打造出一部气势宏大的好戏。事实证明,该剧有戏剧张力,有艺术感染力,有着冲击艺术高峰的巨大潜力。
《太行娘亲》的创新体现在不落窠臼的人物形象塑造上。剧中的主角赵氏并非一开始就是高大上的英雄人物,而是一个有点自私又精明能干的村妇形象。正是在残酷的革命斗争的历练下,在一次次血与火的洗礼中,赵氏从一个普普通通的村妇成长为英雄的母亲。这样的形象,是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生气的身边的人,而非凭空打磨的雕像。这也是这个故事能直击人心、震撼人性的魅力所在。
《太行娘亲》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与我市近年来高度重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传承与发展有着莫大关系。我市出台了《晋城市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的若干措施》,在财政、税费等方面对文化产业发展给予扶持和保障,推动我市文化产业快速健康发展,提升了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就《太行娘亲》而言,从资金的投入、人才的培育、剧本的打磨、专家团队的邀请,市委宣传部倾尽全力。经过多方努力,《太行娘亲》顺利入选文化部2016年度戏曲剧本孵化计划,并获得2017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首演成功后,市委宣传部又邀请专家座谈点评,推动该剧参加了山西省首届艺术节和省委宣传部组织的戏剧进高校演出活动,使《太行娘亲》的知名度日益提高,而且在演出的过程中还不断打磨、完善,使其日趋成为精品。
上党梆子《太行娘亲》的成功,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对晋城的影响是巨大的。这一现象,必将成为晋城文化事业发展新的里程碑,吹响晋城文化事业迈向新时代的进军号角,引领晋城文化焕发新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