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市县新闻

本报记者探秘88年前高都“藏人洞”

2018-05-23 15:36 太行日报·晚报版

“我们这里发现了一个地洞,不少老人回忆说,这可能是一条长达100多米的明清时期地道。”接到高都镇党委书记李云波的爆料后,本报记者一行与晋城遗址调查队队长裴池善立即驱车前往,去探寻这条地道的秘密。

炉灶后面的小洞上面写着“雪月”两个字。
炉灶后面的小洞上面写着“雪月”两个字。

到达高都镇保福村万年桥附近,一座长满了杂草的废旧屋子前,李云波和工作人员早已为记者一行备好了几套工作服、雨鞋和帽子,以及百米长的结实绳子。同时,还准备了一些火把矿灯等,可谓装备齐全。这些工作服特别厚实,穿上以后感觉像穿上了厚厚的盔甲,工作服和鞋子加在一起重达10多斤。不出五分钟,记者全身已经被汗水浸透。李云波说:“这主要是为了大家的安全考虑,以防地洞下面出现一些特殊情况。”

闷热的天气,穿着厚厚的装备,整个人都有些迈不动脚。从杂草丛生的废石堆上一路过去,推开一扇笨重的大门,左侧一个不怎么起眼的小角落里围了几个工作人员,地面上是一个已经挖开的地洞。地洞口不算大,不到一平方米的样子。李云波介绍,这个洞口是上午打的,现在还没人下去。前期探路队员带了火把,没有几秒钟便出来了,说烟熏得厉害没办法前行。于是大家便重新准备了蜡烛下去,裴池善更是兴奋地打开了帽子上的手电率先走了下去,刚下去就发现了一个破旧的碗,初步判断是民国时期的物件,这一发现让大家更加兴奋,随即便一一进入了地洞。

地洞的入口十分狭窄,下了两个台阶之后,就是一个必须坐在地上才能通过的入口,记者几乎是连滚带爬才进入到里面。一进去便豁然开朗。地洞的四周全部用砖堆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大约2米长、1.5米宽的小平台,平台上还有一个放蜡烛的烛龛。裴池善介绍,这里应该是住人的场所,从这个通道的造型以及砖的烧制年代来看,应该是民国年间的建筑。在这个平台周围,有很多当年使用的锅碗瓢盆等。平台边上还有一条通道,记者一行跟着裴池善继续前行,下了大约有2.5米深的台阶后,突然有水涌入,往前走水越来越深,最深的地方大约和雨鞋的高度差不多。没走几步,一个小小的炉灶映入眼帘。打开手电筒细细看,炉灶里面的灰颜色暗沉,明显是曾经有人在这里开过火、做过饭。在炉灶后面还有一个小洞,长约2米,宽约0.7米,上面写着“雪月”两个字。裴池善介绍,这个小洞当年应该是有人居住或者放东西的地方。这里明显比之前进来的平台要高一些,约有两米多高,足够人站立。炉灶对面又是一个通道,通道上面有“万年洞民国拾九年九月苍修”的字样。

这一字样,就验证了裴池善关于民国年间修建的说法。不过裴池善也表示,这个“苍修”有可能是一个人的名字,或者是一个叫“苍”的人所修的。沿着万年洞继续前行3米左右,在右侧又有一个长2米、宽1米的小洞,也十分适合人居住,通道在这里戛然而止。“这里应该就是一个藏人洞,民国19年也就是1930年,距离现在有88年。那时候军阀混战,可能是这里的大户人家为了躲避战乱,修建了这个藏人洞。洞里有炉灶,有储物的地方,能容纳5口之家住很长时间。”裴池善介绍。地洞里凉风习习,大家一起认真地从顶上寻找通风口,却并没有发现。裴池善说,通风口一定是被设计在了不好发现的角落处。最近在高都发现门氏银库和藏人洞这两处遗址,说明当年这里经商的人比较多,出于财产和人身安全考虑,建造了银库和藏人洞这样的场所。

探险结束,一行人原路返回。李云波告诉记者,藏人洞所在院子,原来的主人叫王培彦,是泽州的一位商人。目前,高都发现了门氏银库、金代美人鱼石雕、还有这次的民国藏人洞,他们会将这些地方尽力保护起来,让世人看到高都的前世今生。文/本报记者 李 健 图/本报记者 张文庭

微信分享用图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