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冯通报道 昨日,记者从市气象台获悉,10月份全市月总降水量为0.0毫米—0.4毫米,其中降水最多的沁水县也仅0.4毫米降水量,这意味着我市已连续31天无有效降水。值得一提的是,上月市区月总降水量为0.0毫米,为1956年有气象记录以来历史同期最低值。根据分析,全市大部分地区表层土壤墒情旱象露头。
市气象台数据显示,上月我市平均气温介于9.1℃—12.8℃之间,其中,市区、泽州县月平均气温12.8℃,阳城县平均气温12.8℃,分别较历年同期偏高0.3℃和0.4℃;沁水县、高平市和陵川县月平均气温分别为10.5℃、0.5℃和9.1℃,分别较历年同期偏低0.3℃、0.5℃和0.2℃。月内日极端最高气温介于20.5℃—24.7℃之间,除陵川县出现在6日,其余县(市)均出现在5日;月内日极端最低气温介于-2.4℃到2.7℃之间,均出现在27日。
气温不高不低,但降水却少得可怜。市气象台专家介绍,10月份全市基本无降水,月总降水量介于0.0毫米到0.4毫米之间,较历年同期偏少33.2毫米到39.8毫米。其中,市区、泽州县、高平市和陵川县降水量均为0.0毫米,阳城县也仅有0.1毫米,降水最多的沁水县也仅0.4毫米。
值得一提的是,市区10月份总降水量仅有0.0毫米,是1956年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历史同期最低值,之前的最低记录出现在1979年,当年10月份市区月总降水量也有1.0毫米。
市气象台工作人员表示,从10月28日各县(市)的测墒情况来看,我市各县(市、区)10厘米的土壤相对湿度均小于60%,旱象露头。不过,得益于9月份全市降水充沛的原因,20厘米土壤相对湿度表现还好,市区、泽州县为81%,阳城县为72%,沁水县、高平市和陵川县均小于60%,但大于50%,也属旱象露头。据悉,土壤墒情评定标准中,土壤的相对湿度大于90%表明土壤过湿,在60%-90%之间为适宜,小于60%为旱象露头,小于50%为旱象发展,小于40%为旱象严重。
据了解,目前我市秋收已基本结束,局部地区秋收秋种工作接近尾声,而且上月我市日照充足,对作物的收获与晾晒比较有利。不过,由于基本无降水,影响了冬小麦的播种工作,对大棚蔬菜和越冬作物的冬前壮苗极为不利。市气象台建议,我市麦播工作已基本结束,已出苗地块要做好苗期工作,及时查苗补种,确保苗全苗壮。
虽然天气干旱,不过上月我市空气质量较好。据环保部门10月份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显示,市区空气质量二级以上的天数有24天,其中有2天空气质量达到优级,另外7天空气质量为轻度污染。
市气象台预计,11月,全市降水量在13.6毫米到15.3毫米之间,比历年同期平均值偏少一到二成,月平均气温在3.0℃到6.1℃之间,与历年同期相比偏高0.5℃左右。同时,11月份空气干燥,冷空气活动加强,容易发生肠道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市民尤其要注意对流感的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