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晋城人物

晋城:上官益丽“追梦”记

2016-11-11 16:38 太行日报

□李勤  上官益丽是阳城人,但却在陵川县杨村镇的太和村建起了一个手工挂面厂。她说,这圆了她的一个梦。每天挂面在院子里挂起,微风吹过散发出阵阵麦香,上官益丽喜欢站在其间享受那份独特的感觉,每每此时,她的脸上总会洋溢出难以抑制的笑容。她满怀信心,鼓足风帆,准备通过推行“公司+农户”模式,将太和村打造成手工挂面第一村。

每天早晨6点,陵川县太和村传统手工挂面制作人们就把精选的最好的高筋麦面粉加盐水和成面团(无任何添加剂)。反复揉搓后,经过压盆(回醒),倒条、搓条、下槽行面、开面上架、拉丝成形等13道工序后,变为集艺术、观赏、食用为一体的民间手工挂面……这是日前记者在津乐美食品有限公司陵川县太和村手工挂面生产车间见到的场景。

今年四十岁出头的阳城妇女上官益丽,就是“津乐美”的当家人。她告诉记者,目前“津乐美”有2个手工挂面生产车间,并在村外设立了3个标准化生产点,共生产10余个品种。

一名外乡人,为何要来太和村创业?

原来,家住阳城的上官益丽,婆家长辈中有做挂面的手艺。逢年过节,他们家总喜欢做一些来吃。有时做得多了,爱人会馈赠亲友,好多人品尝后夸赞不已。

有过做生意经验的上官益丽和爱人一合计,打算办一个手工挂面厂。这期间,她专程到河北的一些手工挂面厂进行考察,看到挂面挂起来的那种壮观情形,她特别激动。了解到手工挂面的销路很好,她就更坚定了办手工挂面厂的决心。

做手工挂面需要好面、好水。经过考察,2014年,上官益丽选中了山清水秀、民风淳朴的陵川县杨村镇太和村,这里没有受到工业污染,特别适合做手工挂面。

去年12月,津美乐手工挂面厂投入生产,近20位太和村的村民成了厂里的首批工人。留守村民有了挣钱的门道,大家很感激上官益丽。对此,上官益丽却笑着说,这既是她在帮太和村村民致富,也是太和村村民在帮她圆传承、发展传统手工挂面的梦想。因为发展和传承传统手工挂面,一直以来就是她的追求。

“要做咱就把挂面做成良心面。”上官益丽说,手工制作的挂面,色白味甘,细而中空,堪称“洁、白、净、干、细”五绝,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手工挂面口感爽滑细腻、柔软可口、香鲜美味,很多人吃过一次后就念念不忘。

太和村村委主任申东庆告诉记者,太和村有900多户,2700口人,人均收入不足3000元。一直以来,多数村民靠外出打工谋生,村里没有一个可以挣钱的企业。村里对上官益丽投资建厂很支持,主动为挂面厂提供场地。厂子建成后,吸纳了村民就业。村民赵书青、武小梅为照顾年幼的女儿,只能留守在家,津美乐手工挂面厂建起来后,她俩同时进厂当了工人。每天工作近8小时,每月收入1500元左右,公司还为她们缴纳了工伤保险和失业保险。现在,她俩既上班又可兼顾家中的农活,感到特别满足。35岁的元建永也是太和村的村民,之前他跑出租每月仅能挣2000元,在挂面厂上班后,他凭借认真负责的态度,成为一名大班长,每月可拿3000元工资。

谈及未来发展,上官益丽还有一个更大的梦想,就是采用“公司+农户”的模式,依托太和村把挂面厂做大做强,把太和村做成手工挂面专业村。

如今,津美乐公司一天可生产600斤挂面,销售网络已从当地延伸至河南省85%以上的地级市,上官益丽以她的“上官模式”,走上了一条传承、发展手工挂面的圆梦之路。目前,上官益丽又申请了一块地,扩大生产规模。扩建的厂子投产后,产量可提升3倍,解决太和村60名村民的就业。她还打算在泽州县高都也建一座手工挂面厂,带动当地农户增收,实现企业、村、农户、超市多方共赢。市人社局副局长李卫平这样评价上官益丽,“作为在陵川县农村投资的外乡人,既传承手工挂面传统工艺,又构建了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龙头带动村民致富的好模式。在她的带领下,农户将逐步增强依靠手艺发展生产、改善生活的能力。”

微信分享用图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