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记者 郜晋龙 “如果把贫困看做一种生命体的‘贫血’状态,仅靠‘输血’治病,只能是治标不能治本。必须彻底清除病根,整体提升造血能力,才能使肌体恢复健康。”5月10日,陵川县潞城镇冶南村“第一书记”李伟说出了他的扶贫思路。
李伟毕业于福建农林大学,后进入市园林局工作。2015年8月,受命离开机关担任了陵川县潞城镇冶南村“第一书记”。从此,这位农林大学的高材生,回归于山林田野之间。
冶南村位于陵川县城东8公里、潞城镇北15公里处,村中现有耕地998亩,退耕还林地400亩。全村172户,503口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67户,177口人,贫困人口比例为35.18%。
“刚来这里时,村里不少人看我年轻,认为我就是在基层逛一逛,镀镀金就完了,不会踏踏实实住下来干工作。”为得到民众的信任,李伟换掉皮鞋、带上草帽,白天挨家挨户到贫困户家中了解家庭情况,晚上又加班整理资料。
“村民都想摆脱贫困,但要创业并不是件容易事。有的没资金,有的缺技术,有的身患残疾,困难很大。”跑遍了村里所有的贫困户后,李伟开始从整个村庄发展的角度观察、思考扶贫工作。他还将调查摸底情况整理后写进扶贫日志:“村民观念落后,致富能力较差,缺乏开拓创新精神,村委会无集体经济,这些都是严重制约全村脱贫致富的症结所在。”
他以村民张兴武的情况举例。张兴武全家经营着一个做豆腐的小作坊,豆腐销往附近的各个村庄,但因为规模太小,收入仅够维持生活所需,“可扩大规模需要增添设备,张兴武又拿不出这笔资金,结果空有技术,日子始终过的紧巴巴。”
“脱贫不仅要‘输血’,还要‘造血’,必须增强扶贫对象的‘造血’功能,使他们掌握脱贫致富的门路和技术。”李伟说。抱着这样的念头,他前往几个明星村考察一番后认定,发展产业才是谋长远的“造血”,可以直接为贫困户提供收入,增强他们战胜贫困的信心。
定下产业扶贫的路子,李伟又开始琢磨着如何选择产业模式。他觉得,选择产业既要因地制宜,也要看市场效益,还得看贫困户的接受能力。“当地有什么,市场缺什么,贫困户能干什么,三个因素必须结合起来。”李伟说。
他花费不少时间,结合冶南村的自然禀赋,认真分析了冶南村两大传统产业旱地蔬菜和中药材种植的现状。他发现,传统农业生产小、散、乱是村民始终无法脱贫致富的关键。如何改变冶南村农业生产的面貌,让村民依靠现代农业奔小康呢?李伟认为必须依靠农业龙头企业。
晋城市农生园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是冶南村引进的一家以中药材种植、加工为主的农业龙头企业。李伟和对方协商,优先从冶南村贫困户中招工,并安排部分贫困户用土地入股,取得了不错增收效果。
尝到甜头的李伟,又和村干部共同努力,顺利地将陵川县鑫林淘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引进村里。该公司将投资2000余万元建立万寿菊初加工厂及配套设施、收花基地、育苗基地。万寿菊主要用于提取纯天然食用黄色素及药用叶黄素,每亩收益可达2000元至2500元。
此外,他还利用冶南村周边万亩连翘基地的优势,发展中蜂养殖项目。值得一提的是,项目还创新扶贫模式,采用党员干部带头出资成立蜂业合作社,贫困户到合作社打工赚取工资的方式,发展中蜂100余箱,带动贫困户5户。
“有了龙头企业和合作社的带动,贫困户可以务工、可以加盟种植,甚至可以土地入股,脱贫的渠道更宽了。”李伟说,龙头企业可以反哺农民,定期给农民技术指导和培训,“扶持龙头企业,就能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产业整体效益,让贫困户尝到甜头。”
贫困原因多种多样,必须对症下药。针对因病、因灾等导致家庭陷入贫困的情况,李伟认为不仅要“造血”,还得及时“止血”,要为其提供包括搬迁脱贫、民政救助、医疗补助等保障。
调查摸底期间,李伟发现冶南村有14户有搬迁意愿,其中贫困户12户,便积极为他们办理搬迁脱贫手续;针对村上13户因子女上学陷入贫困的家庭,他充分利用政策,通过“雨露计划”帮助对方获得补助资金;对于因技能缺乏而致贫的贫困户,他积极联系举办技能培训和技术培训,帮助获得劳动技能。
担任冶南村“第一书记”以来,李伟还大力改善冶南村基础设施。他认为,如果引进产业是提升造血能力的“活血药”,那完善村级基础设施就是强筋健骨的“补血汤”,因此解决贫困问题不仅要着眼于“血”,还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为乡村打造一个“强壮的身体”。
一年多来,他通过单位向水利部门协调资金30万元,解决村上的饮水入户问题;在村旧学校的基础上,改造建设村级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满足村中老人养老需求;改造完善村党支部阵地,把村支部阵地建设好;对冶南村的一些公共场所进行了绿化规划,并按照规划进行初步绿化改造,提升村民的生活质量……
“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将产业发展与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脱贫衔接起来,多种形式建立贫困户与产业发展主体间的利益联结机制,让贫困户分享产业发展收益,同时辅以基础设施的改善,这样的脱贫才能稳得住、可发展、能致富。”李伟总结说。